您好,欢迎来到 黄道婆
用户中心

最近浏览的商品

全部浏览历史
首页> 行业头条> 文章内容

137项进入会议评审、70余位专家齐聚!“纺织之光”2025中国纺联科技奖评审透露四大新特点

8月23-24日,“纺织之光”202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技奖”)评审会在武汉举行。随着纺织行业科学技术跨领域的延伸,今年纺织科技奖的参评项目呈现出基于纤维新材料领域跨界融合的突出特点;高性能纤维和高技术纺织品相关项目占比提高,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副会长李陵申,上海大学教授孙晋良,东华大学教授俞建勇、朱美芳、孙以泽,四川大学教授王玉忠,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陈文兴,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卿凤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陈立东,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的专家和代表70余人参加了评审会。

据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介绍,2025年科技奖申报项目通过形式审查196项,进入会议评审137项。评审专家根据奖励办法,按纺织组、服装家纺组、化纤组、产业用组、染整组、机械自动化组、标准软科学组、自然科学组,对项目进行了专业组和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出建议授一等奖和二等奖项目。

李陵申在评审会上表示,今年科技奖的评审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纺织传统和优势领域正在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实现纺织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二是在高技术纺织品和纤维材料领域的技术攻关成为先进制造的重要代表,这些成果拓宽了纺织产业边界和范围认知。基于纤维新材料领域的跨界融合十分突出。

三是从参评项目的申报材料来看,高价值发明专利、高水平论文等数量攀升,反映了纺织产业基础不断强化。

四是项目评审吸纳了更广泛的创新资源和专家团队。项目从传统的纺织类院校扩展到更多综合性大学,在材料领域与纺织行业深度融合;一批新的学术带头人、杰青、长江学者的加入,丰富了专家队伍,提升了评奖的水平。

中国纺联副监事长孙晓音对此次科技奖评审工作进行了监督。她建议评审工作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持续优化细节,实现更高标准的质量提升。

对于今后的奖项评审工作,李陵申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持续探索和完善公平、公正的评审机制,细化评审规则,跨界项目评审可征求交叉关联组别专家意见,以实现更客观全面的评价。二是对于迭代技术,应该更加系统全面地对项目进行判断和分析。

他表示,本届评审会精筛的科技成果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为行业创新立标杆、为产业升级注动能。期待这些成果持续赋能纺织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和融合化发展。

发售日期:2025-08-27

上一篇: 没有符合条件的文章

下一篇: 如何以城市IP赋能产业升级?2025 齐鲁时尚大会给出答案

行业头条 更多>
信息公开
资源共享
产业链赋能
合作共赢

电话/传真

025-58263561

客服邮箱

kefu@hdpchina.com

业务合作 袁总

18994002128

黄道婆管家APP下载

黄道婆交易APP下载

黄道婆纺院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江苏鸿博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8034533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80364